石籠(鉛絲籠)項目像造紙和火藥一樣起源于中國。早在2000多年前的先秦時期,我國勞動人民就在長江上游的綿江上修建了舉世聞名的都江堰工程。在這項工程中,大量的竹編石籠被用來蓄水筑壩。這是迄今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鉛絲籠。在19世紀的英國,鉛絲籠首次以柳條筐的形式出現,里面裝滿了泥土,用來保護軍事場所的火炮盾牌。早在本世紀初,日本就使用鉛絲籠作為防洪和除險工程的建筑。20世紀初,石籠網在意大利開始采用袋狀鐵絲網籠來修復和加固河岸。經過幾十年的使用和改進,現代鉛絲籠出現了?,F代鉛絲籠是由鍍鋅鐵絲編織而成的網狀長方形盒子,里面填充有石塊或天然鵝卵石,用于各種擋水工程和防沖擊建筑??梢哉f,鉛絲籠為建筑工程提供了一種經濟、快捷、高效的施工方法。
鉛絲籠工程的施工原理與堆放木材的施工原理相似。建筑的基本組成部分是一個四邊形或網格矩形盒子。施工時,可根據設計尺寸加工成相應的四方體。然后組裝成一棟建筑。常用的四方引線籠元件的外形尺寸為長2-4米,寬1米,高0.3-1米。
鉛絲籠在河道防護工程中的應用:
河道保護工程中常見的導線籠工程有:(1)岸邊固定。(2)河道護坡和護底。(3)坡腳防護。(4)加固閘下消能工。(5)丁壩進行堤防保護。(6)溝道保護。
此外,鉛絲籠還適用于碼頭保護、碼頭墻固定、滑坡防治、截流和拋石等。
石籠/石籠項目的優勢:
與鋼筋混凝土、砌體等工程相比,鉛絲籠工程具有以下明顯優勢:
(1)柔性柔性導線籠工程對變形或彎曲具有良好的適應性。當地面沉降或基礎變形偶爾發生時,以及建筑物基礎固有的基礎沉降時,在導線籠內形成交叉拉壓,能夠適應外部變形而不斷裂。英國曼徹斯特,的一個項目的現場試驗在第一組組長中,裝有公斤石頭的鉛絲籠橫跨梁,的上部,負載公斤,雖然梁的中部在外部負載下彎曲變形,但鉛絲籠的梁從未被打破和損壞。石籠網
(2)滲透性鑒于鉛絲良好的排水性能,在水位變化的抗沖擋水結構中采用鉛絲籠工程,可避免設置排水孔。在河岸工程中,它可以消除或減小作用在擋墻上的隨水深變化的壓力,有利于建筑物的穩定和安全。(3)低成本鉛絲籠的填石和卵石可采用當地材料,適合交通不便的山區施工。與其他項目相比,沒有必要購買大量的模板和機械設備。項目成本相對較低。
(4)基礎開挖完成后,即可進行鉛絲籠建造。在施工過程中,還可以避免在河流和海灘修建圍堰,降低排水成本。無水地區的施工可以通過鋪網、填石和加強連接來完成。在河流沿岸地區進行水下施工時,可以預先安裝鉛絲籠,然后吊裝就位,或運至預定地點進行拋石就位。
(5)易于維護。由于鉛絲籠沿長度方向裝有分隔網,這些分隔網將鉛絲籠分成獨立的立方體。因此,當立方體由于網格損壞而變得松散,并被水流沖走時,它只是有限的和局部的。并且由于雙向交織鐵絲網的局部損傷不容易擴大,維修非常簡單。只有局部受損的電網應該修復、鋪設并重新填充石塊,以便繼續使用。
